内地人赴港买保险成潮流 好处虽多麻烦也不少 “香港保险收益高

“香港保险收益高,内地并且保障范围广。人赴”近日赴港花了18万元人民币(3万美元)买了份分红保险的港买王阿姨如此解释她的选择。近年来,保险不少和王阿姨一样,成潮处虽内地人赴港买保险已成为了一种潮流。流好
香港保险产品保费低、多麻回报高、烦也覆盖面广、内地理赔条款宽松,人赴是港买内地消费者对其青睐有加的重要原因。不过,保险不少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成潮处虽是,选择保险的流好重点是保障,并非发财;同时,多麻赴港买保险也会面临“地下保单”、就医赔偿、境外诉讼等风险。
香港保单收益高保障广
优势
据记者了解,王阿姨购买的是一款香港的分红附加大病医疗保险,第一年保费2万美元,第二年加1万美元,做成一个资产组合并附加了大病医疗。“从以往的收益来看,都有10%。”她说,从2006年开始,她就给自己和儿子各买了份香港的养老保险。
“此次选择分红险,就是因为它收益很高。”王阿姨说,这几年香港保险产品中的投资型保险分红多在10%以上。
近年来,内地保险分红收益平均仅为4%-5%左右。香港保险公司在投资高收益高风险金融产品的渠道上更广,再加上投资能力也较强,因此收益率更高。”有着多年保险从业经历的高先生告诉记者。
“除了看重香港投资型保险的高收益之外,对于一些保障型的保险,主要还是看它的保障范围和理赔服务。”王阿姨说,香港的保障型产品,保障范围比内地更广泛,而且理赔条款也比较宽松。内地重大疾病险目前最多提供30多种,不包括原位癌等特殊重疾;而香港重疾险可以保障50多种重大疾病的保障。
“在香港买保险的费率比内地低,如重大疾病险,大致比内地低两至三成。若购买寿险附加重大疾病险,费率一般仅为内地的1/2或1/3。”友邦保险的一位代理人说。
“香港保险产品的优势在于行业开发较为充分、产品选择也比内地多,不仅保障性高,而且回报也比较可观。”高先生告诉记者,香港保单优势比较突出的主要是重疾险、高端医疗、大额财富传承和投连险等保单。
除此之外,“对高净值人群来说,赴港买保险带来的不仅仅是高额保障,还有隐藏资产、转移资产、规避税收和避免债务危机等功能,这或许也是大量内地高端客户抢滩香港保险的重要原因。”高先生说。
数据显示,2013年,香港向内地居民发出新造保单共达11504件。
在内地买港险不合法
提醒
那么在香港买保险就十全十美吗?其实不然,诸多风险必须引起投保人的足够关注。香港买保险存在哪些风险隐患呢?首先是“地下保单”。
对于不少内地客户都较为关注的购买香港保单是否合法合规的问题,记者从广东保监局了解到,按照我国当前的法规,内地居民赴港期间向香港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是符合法律规定的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内地投保或在内地填写投保书、缴纳保费,再由推销人员将投保单、保费携带到香港的保险公司签发保单的行为则属于违法行为,并不受法律保护。
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在香港买保险的内地消费者90%以上是通过朋友、同学、同事等中间人介绍,中间人承担起达成信任桥梁的重要作用。因此,投资者要对中间人深入了解,不少在内地成交的不合法“地下保单”就是因为轻信了中间人所致。因此,建议内地消费者第一次购买保险和缴纳费用时亲自到香港办理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一旦确定在香港购买保险,要选择更有保证的“专业人士”保险经纪人。代表客户利益在市场上为客户招标询价、购买最佳性价比的产品组合。
对此,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建议,香港保险公司众多,保险种类也纷繁复杂,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最好选择保险经纪人,“因香港保险政策不同,保险经纪人需要持牌上岗,往往需花费更大力气,因此对各家保险公司及产品的优劣势等更了解,从投保人角度看,依靠这类专业人士更为可靠。”
诸多后续服务存隐患
问题
前往香港购买保险还需考虑贬值风险。如果内地人在香港购买保险或理赔时使用的是港元,那么还需要考虑汇率风险。过去几年,人民币相对港元大幅升值,使得一些内地人赴港购买保险的收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。
“港币和美元挂钩,与人民币的1元兑换价,七年内从1.2元跌到0.8元,相当于本金40%的亏损。”高先生算了一笔账,香港保单长期来看,未必有其声称的高收益。因此,投保时应注意是以港币结算还是人民币结算。”不过,目前香港保险公司已开始提供人民币计价的保单,内地市民去香港买保险可以选择用人民币计价。
与此同时,就医赔偿也存在很多不便。若内地人赴港买了重疾险或其他健康险后,仍在内地就医,则通常只就医于保险公司指定的签约医院才能获得赔偿。据了解,香港各保险公司的内地签约医院数量有限。例如:某香港保险公司在中国内地指定签约医院虽有百家,但具体到广州及附近地区则只有两家。
由于境内外医疗判断标准存在差异,如果保险合同中对于判定标准未约定或约定不明,那么,理赔时对于“是否构成保险事故”也容易产生争议。
“内地人赴港所购保险,尤其是在身故或重疾理赔时,往往需要受益人本人或委托他人赴港办理相关手续,有些险种的手续还相当繁琐。比如,报销型医疗保险会涉及两地对医疗诊断、凭证的互认以及医疗费用的核算;领取身故保险金时须提交的某些法律文书得通过律师办理等。”高先生表示。
而且,如果是长期保单,尤其是期交产品,这也意味着需要长期服务,投保人要考虑每年亲自赴港缴费是否方便,托人代缴是否安全,在香港境内银行开户并签约代扣代划的成本和费用等。“一旦在香港购买了保险,这些后续的细节问题都难以逃避。”高先生说。
除此之外,对于有意赴港购买保险的消费者还需考虑到保单的语言版本。香港的保单文本包含中英两种版本,英文不熟练的内地投保人应慎签非中文版本的保险合同,谨防“看不懂”的保险合同中可能隐藏的拒赔陷阱。
标签:内地人|保险公司|在内地责任编辑:杜思思 杜思思相关文章
- 即日起至2024年3月15日 布达拉宫可免费参观 编辑:汤晓雪 来源2025-05-10
-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7月24日讯,大智慧通讯社从数位投行人士处了解到,目前不少发审员已在休假,投行人士表示,目前IPO及再融资仍可以得到反馈,但是初审会及发审会已暂停,不过已过会的再融资项目仍可以拿批2025-05-10
-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7日表示,证券业协会和基金业协会近期组织证券公司、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召开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座谈会。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分别肯定了证券公司、基金公司前期在稳定市场方面的工作,强调要树立大2025-05-10
- 金融界网站讯13日早盘,两市高开,沪指涨1.06%站上3900,深成指涨2.74%,创业板指涨3.03%。开盘后,两市震荡整理,金融板块、两桶油下跌压制指数走高,多空双方于3900点附近展开争夺,沪指2025-05-10
- 当代年轻人恋爱困境:社交圈固定、宅、不善表达列前三 编辑:汤晓雪 来2025-05-10
- 加入“股市保卫战”的队伍再次扩容。除了财经口的各大部委以及公安部之外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正式参与其中。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获悉,7月12日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向各地网信办和网站下发通知,要求全面清理2025-05-10
最新评论